在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早已不局限于课堂与讲座,而是通过一系列有特色、有温度的“外语+”心育品牌,将思政引领、专业教育与心理成长有机统一,探索出一条具有外语学科特色的心理育人新路径,使学生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亦能释放压力、悦纳自我,构筑起一道温暖而坚实的心理健康防线。
融“语”于趣,乐学赋能润心田
充分发挥外语学科优势,将心理育人理念贯穿外语实践全过程,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与心灵成长中实现双向赋能。“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嘉年华中,“铃动心声,音传暖阳”风铃DIY活动巧妙融入“看图猜词”“英文绕口令”等语言游戏,使艺术表达与外语运用相得益彰,吸引近300名师生在轻松互动中敞开心扉、增进联结。同期举办的“语韵悠游时”心理健康趣味活动,通过“单词配配乐”“首字母大寻宝”等闯关环节,引导学生在真实校园场景中提升专业素养、加强团队协作、发现生活之美,有效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场域,推动德育、智育、美育、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贯通,构建了以语育心、五育融通的育人新生态。


探“境”寻心,文化涵养育新人
注重情境浸润、文化滋养,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实现思想情感的升华。春日寻宝活动“春日拾光 心向暖阳”将英语任务卡融入自然探索,引导学生在感知草木生长、聆听鸟语风吟中舒缓焦虑情绪、体悟生命之美。《白日梦想家》心理主题观影活动则借助一段跨越山海、寻找自我的冒险叙事,激发学生关于勇气、成长与人生选择的深度思考,并鼓励他们运用多语种书写观后感,实现从“观影共情”到“执笔言心”的跨文化表达。这些精心构建的情境场域,使心理健康教育可感、可触、可及,真正实现了以文化滋养心灵、以体验促进成长的育人目标。

聚“朋”之力,协同护航助成长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学院着力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寝室”四级联动心理健康防护网络,将朋辈互助体系作为心理育人的关键支撑。依托学院“心灵小筑”工作站与学校“方塘有约”心理互助之家协同机制,定期为心理委员开展“数‘3’突围”“合力建塔”等体验式培训,在情境互动中增强学生骨干的共情能力、沟通技巧与危机识别意识。寝室长培训则聚焦“Love是最近距离的守护”,引导学生干部将公寓从单纯的“居住空间”转变为重要的“成长空间”,赋能寝室长成为基层育人工作的核心力量,逐步形成“早发现、早介入、早支持”的良性工作机制,筑牢学生心理安全防线。

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心理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有益探索。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深化“外语+”心理育人体系建设,着力培养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的优秀外语人才,引导学生不断增强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青春答卷的使命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