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J03五楼会议室召开专题学习会。本次学习由学院党委书记张颖主持,学院党委中心组全体成员、各系部主任及支部书记代表参加。

会上,黄海泉副院长领学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第三部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相关内容,结合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重点解读了“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深刻内涵。
在交流发言环节,杨惠芳副院长结合教学工作,系统回顾了学院近年来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的实践探索:通过构建“3+1”“1.5+1+1.5”等多元化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与日本大分大学、法国波城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积极打造西班牙语中心、德语语言与教育中心等高水平平台,推动合作从单纯的人员交流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互鉴深度融合转型升级;组织学生参与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2024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等重大国际活动的语言服务,在实践中提升全球胜任力。她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走出去”与“迎进来”相结合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让更多师生在跨文化实践中成长为中外文明交流的使者。
牛忠光副院长则从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角度谈了学习体会。他重点介绍了学院在促进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取得的成效,特别是今年9月成功举办的“人工智能与翻译:跨文化传播新路径”国际学术会议,汇聚全球200余位专家学者,有效提升了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他强调了外语学科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责任,分享了学院与湖北旅游集团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培养复合型旅游外语人才,助力湖北文旅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典型案例。着眼未来,牛忠光提出,外语学者应当强化问题意识,将学术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加强对重点国家和区域的研究,在推动开放合作的同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为统筹开放与安全提供智力支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外语学科的价值提升。
张颖书记在总结讲话中全面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和战略部署。她强调,在全球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外国语学院作为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的前沿阵地,必须主动将学院发展融入国家开放大局,在深化国际合作、优化人才培养、加强国别区域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她要求,全院持续深化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学习贯彻,将理论武装的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务实举措,进一步强化学科特色,提升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能力,在新征程上展现外语人的新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