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天,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以“青衿致远践真知 挺膺担当绘华章”为主题,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以语言为纽带、以实践为载体,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把牢青春航向、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国际文化交流注入青春动能。
双语进社区:“外语+国学”,让经典浸润童心
“如果哪吒穿越到今天,他的混天绫或许会变成环保垃圾袋——因为他想守护绿水青山!”社区托管课堂上,志愿者引导孩子们用英语即兴演讲时,五年级小听众突然迸发的奇思妙想,让课堂瞬间沸腾。这是外国语学院“七彩假期”公益课堂的生动一幕。今年盛夏,外国语学院“青葵”“苗茂”志愿服务团走进宁康园、水木清华、江大园等社区,以“外语+”为特色构建育人体系,为青少年们开启快乐充实的“七彩假期”公益课堂。“外语讲国学”课上,志愿者把《木兰从军》改编成英语情景剧,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既提升了口语能力,又读懂了家国情怀;红色教育环节,“两弹一星”元勋的故事被拆解成“算盘推数据”“荒漠起惊雷”等具象化场景,当孩子们用英语说出“Science has no borders, but scientists have their own homeland”时,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弦动古琴台:“外语+非遗”,让古韵走向世界
从社区烟火转向文化地标,“弦动古琴,情动知音”社会实践队聚焦武汉古琴台这一承载“知音”文化的非遗地标,以“外语+非遗”模式,探索古琴艺术的国际化表达新路径。
团队成员广泛查阅典籍、梳理历史脉络,积极探访相关非遗传承人,在此基础上反复推敲、精细打磨文字脚本,确保叙事逻辑清晰、双语转换精准。“泛音轻落时像月光漫过琴台,按音沉下处似江水拍打岸石——这段解说要同时传递出听觉意境和文化密码。”在拍摄现场,实践团队正对着脚本反复打磨双语配音。团队将语言能力、文化素养、新媒体技术多元融合,彰显了青年学子推动中华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担当,让千年琴韵借助语言桥梁,在世界舞台奏响新声。
情系长江畔:“外语+交流”,让友谊跨越时空
长江之畔,跨越八十载的情谊在“知音湖北 长江之夜”中美青少年文艺汇演中续写。学院师生代表与美国飞虎队老兵后代青少年代表团以艺术为媒,共谱友谊新篇。当“We Are the World”旋律响起,80年前飞虎队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的默契,与此刻两国青年“携手歌唱”的情意,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交融。
活动中,双方一同体验中国传统茶艺、分享美国流行音乐,在茶香与旋律里感知文化的差异与共通。在观看湖北宣传片《她惊艳了四季》时,美国青少年不时对镜头里的长江风光感到惊叹,外院学子以双语讲述荆楚文化,让历史记忆与当代发展同频共振。活动期间,学生程思雯、唐传均担任翻译,协助外籍嘉宾与媒体互动交流,展现了外院学子扎实的语言能力与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素养。飞虎队后裔代表在受访时称赞武汉是“一座充满活力与历史底蕴的城市”,对中国青年的热情与才艺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上,外院学子解锁传统文化密码、搭建国际交流桥梁,在知行合一中提升了专业素养、厚植了家国情怀、拓宽了国际视野。未来,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将持续深化“外语+”实践育人体系,引导更多学子以语言为桥,书写青春华章,为培养融通中外的高素质外语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