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正好,蝉鸣如歌。7月14日,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苗茂志愿服务团与武汉市沌口街宁康园社区共同按下“七彩假期”爱心托管班启动键,为社区小学生开启一场“家门口的夏令营”。该项目由团省委、省文明办统筹部署,高校与社区双向奔赴,让青春与童心在盛夏撞个满怀。
“社区不仅要把孩子‘管住’,更要‘接住’他们的好奇心和梦想。”开班仪式上,宁康园社区党委书记刘凤全的致辞赢得家长阵阵掌声。她表示,托管班将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科技室、阅览室等阵地,实现“安全有人管、作业有人辅、兴趣有人带”,并期待与外国语学院持续深化合作,把民生实事办成长久好事。
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慧中表示,学院与宁康园社区因劳动教育结缘,因传统节日升温,如今又因托管班再度牵手,形成了“高校—社区—家庭”协同育人微循环。“在这里,我们的学生将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用专业解社区难题,让志愿服务从‘活动’变成‘课程’,从‘假期’走向‘日常’。”
科技室里,志愿者正带着孩子们组装简易无人机模型;阅览室里,双语绘本朗读声清脆悦耳;活动教室中,英文儿歌配上童趣手舞,快乐在空气里发酵。据介绍,12名大学生志愿者将用近两周时间开设双语阅读、世界文化体验、STEAM实验、劳动工坊等特色课程,并建立“党员教师+学生志愿者”双导师机制,保障教学质量与儿童安全。
“孩子早晨不到八点就催我出门,说要去社区听‘小老师’讲故事。”李梓洋小朋友的家长笑着说,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这份迫不及待的背后,是高校把项目纳入学分认定、社区把空间免费开放、街道把资源统筹调配的默契合力。
当合影定格,笑脸成为这个夏天最明亮的注脚。外国语学院将以专业优势为笔、以育人情怀为墨,把“七彩假期”绘制成一条可持续、可复制的社区服务长线。让外语课堂走出校园,成为世界文化与中国故事的交汇点;让青年成长对接民生需求,成为基层治理的温暖力量。未来,这份以专业为底色的“双向奔赴”还将在更多社区铺展,为项目注入源源不断的学术温度与青春动能。